关于星辉娱乐

你的位置:星辉娱乐 > 关于星辉娱乐 > 诗歌百练:法惠寺横翠阁(节选)(苏轼)

诗歌百练:法惠寺横翠阁(节选)(苏轼)

发布日期:2024-08-25 22:52    点击次数:105
法惠寺横翠阁(节选) 苏轼 春来故国归无期,人言悲秋春更悲。 已泛平湖思濯锦,更看横翠忆峨眉。 雕栏能得几时好,不独凭栏人易老。 百年兴废更堪哀,悬知草莽化池台。 游人寻我旧游处,但觅吴山横处来。 1.下列对这首词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岁月流逝,归期渺无,作者用春比秋悲的说法,将思乡愁绪展现得更为浓烈。 B.三四句紧承思乡之情,怀念过往,回忆起在家乡泛舟平湖、观览群山的情景。 C.由“平湖”思及“濯锦”、由“横翠”忆及“峨眉”,联想自然,对仗工整,圆转流动。 D.诗中暗...

法惠寺横翠阁(节选)

苏轼

春来故国归无期,人言悲秋春更悲。

已泛平湖思濯锦,更看横翠忆峨眉。

雕栏能得几时好,不独凭栏人易老。

百年兴废更堪哀,悬知草莽化池台。

游人寻我旧游处,但觅吴山横处来。

1.下列对这首词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岁月流逝,归期渺无,作者用春比秋悲的说法,将思乡愁绪展现得更为浓烈。

B.三四句紧承思乡之情,怀念过往,回忆起在家乡泛舟平湖、观览群山的情景。

C.由“平湖”思及“濯锦”、由“横翠”忆及“峨眉”,联想自然,对仗工整,圆转流动。

D.诗中暗用了李煜“雕栏玉砌应犹在”和“独自莫凭栏”等词句,反其意而用之。

2.最后四句,诗人的情感经历了怎样的变化?请简要分析。(6分)

【参考答案】

1.B

【解析】本题考查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的能力。三四句是虚实结合,“平湖”“横翠”为眼前所见,是实写;“濯锦”“峨眉”,为家乡之景,为虚写。

2.①诗人的情感由悲叹转为旷达、洒脱。

②“百年”两句感慨人事代谢、岁月沧桑变迁。诗人由百年兴废推“草莽”与“池台”的转化。

③“游人”两句,诗人自信多年后一定会有人因寻诗人的游踪而到吴山来。

【解析】本题考查评价文章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的能力。

【译文】

春色满眼,我却滞留他乡,不知何时回归;人们说秋天使人悲伤,谁知道春天给人的伤感更加难遣难排。我已游览过波平水静的西湖,却更令我想念家乡的濯锦江水;再看见这横翠阁前的山色,不由得又思念起秀丽的峨眉。哎,这雕栏又能经几番风雨?不单是我这凭栏登眺的人儿,倏忽便会龙钟老态。百年兴废,转眼即过,更使我无限伤悲。我知道,这华美的楼台,也很快会成为荒草污莱。可是,那时定然有游人寻觅我的游踪,在这吴山横翠之处,留连忘返,观望徘徊。

【赏析】

全诗:

朝见吴山横,暮见吴山纵。

吴山故多态,转侧为君容。

幽人起朱阁,空洞更无物。

惟有千步冈,东西作帘额。

春来故国归无期,人言悲秋春更悲。

已泛平湖思濯锦,更看横翠忆峨眉。

雕栏能得几时好,不独凭栏人易老。

百年兴废更堪哀,悬知草莽化池台。

游人寻我旧游处,但觅吴山横处来。

开头四句,“起得峭拔”(纪昀语),直接点出登寺之所见,而省略了登寺的过程。更主要的,是暗示了并非登一次,所以才有“朝”“暮”之说。白天看吴山,但见蜿蜒起伏,所以说是“横”;晚上看吴山,只能在夜空中见出轮廓,所以说是“从”(纵)。这一表达方式,与著名的《题西林壁》中“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相似,可见作者观察的细致。如此写山,看似不具体,实则正如宋玉《登徒子好色赋》中对增之一分则太长,减之一分则太短,施朱则太红,傅粉则太白的“东家之子”的描写一样,可以充分调动读者的想象,表现出吴山之美。至此,写山题面已足,于是进而写阁。写阁不说其外部之壮丽和内部之清雅,而说“空洞无一物”,这就和题中的“寺”联系起来了。阁中当然不可能空无一物,但佛家宣称“四大皆空”,苏轼本人也曾在《送参寥师》中说过:“欲令诗语妙,无厌空且静。静故了群动,空故纳万境。”这实际上是对“幽人”即佛徒的赞美。

以下分别续足前面的意思,“春来”四句承接首四句,写由吴山之美惹动思归之心,因而觉得“秋悲春更悲”。“雕栏”四句承接次四句,写由朱阁之美联想雕栏易朽,致慨于光阴易逝,人生无常。这就由乐生悲,感情也显得低沉。但末二句又复振起,说人虽然与亭台池阁最终都将化为异物,但吴山长存,则诗人的精神亦长存,见出乐观和旷达,而这种乐观和旷达又暗与“幽人”数句相承,反映了佛家无生无灭的思想。这种思想可以和作者的《前赤壁赋》相对照。在那篇著名的赋里,作者借“客”之口写道:“方其(曹操)破荆州,下江陵,顺流而东也。舳舻千里,旌旗蔽空,酾酒临江,横槊赋诗,固一世之雄也,而今安在哉!”又由曹操写到普遍的人生:“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挟飞仙以遨游,抱明月而长终。知不可乎骤得,托遗响于悲风。”人们追求永恒不得,是一种永恒的、无法解脱的悲哀,对此,苏轼说:“逝者如斯,而未尝往也;盈虚者如彼,而卒莫消长也。盖将自其变者而观之,则天地曾不能以一瞬;自其不变者而观之,则物与我皆无尽也。”以不变的眼光看待物与我,就能超越具体的悲和喜,与大自然一样,达到永恒。《法惠寺横翠阁》的结尾所表达的,也就是这个意思。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上一篇:诗歌百练:西江月·梅花(苏轼)
下一篇:2024年8月8日北京顺鑫石门国际农产品批发市场集团有限公司北京分公司价格行情
TOP